用户运营:5个作死行为,分分钟让顾客给你开“追悼会”!
90很多企业在用户运营的过程中,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,都可能犯下致命错误。 这些错误,轻则让顾客心生不满,重则直接导致品牌信誉崩塌,最终让企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。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常见的用户运营...
查看全文在我们服务企业的过程中,见惯了用户运营领域充斥着太多投机主义者的失败案例:
有企业用“补贴优惠”赌用户增长,结果优惠一停用户转身就走;有团队用“爆款营销”赌市场声量,结果热度消退后用户毫无忠诚度。这些失败案例都在证明一个真理:用户运营的成功,不是靠押注某个爆款活动或技术风口,而是靠每个环节80分的积累。
为什么是80分?
是因为80分代表着对细节的极致追求,既不过分追求完美导致效率低下,也不因粗制滥造而失去用户信任。这种平衡,让企业在稳健中持续进步,逐步构建起稳固的用户基础。
把“用户画像”做到80分
在服务很多企业的过程中,很痛心的一点是很多企业根本就不知道标签体系如何打造,很多企业的用户画像停留在“性别+年龄+地域”的粗放阶段,或者很自豪说自己的CRM后台有很多静态标签体系,但在我看来,这种60分以下的标签体系根本无法支撑精细化运营。
A、这些标签做不到和客户之间的精准触达,更奢谈所谓的转化了,本质就是企业积累了一堆数据而已;
B、没有人与人之间交互的动态标签体系的加持,标签背后所依赖的信任关系永远建立不起来的,那么后续的转化效率也是极为低下的。
所以,真正的用户画像需要做到:不仅记录用户购买行为,还要分析心理特征和社交关系。比如我们在服务金融机构时,一定要求我们一线的业务人员在和客户沟通时,详细记录其投资偏好、风险承受能力,并结合社交行为数据,构建多维度的通用动态标签体系,这样才能实现精准营销和高效转化。
因此,用户画像是第一步,动态更新是关键。没有交互的标签,就像无源之水,难以滋养用户关系的长青。
把“用户体验”做到80分
用户体验不是靠某个“惊艳设计”一蹴而就,而是无数细节的叠加。但是很多企业一提到用户体验,就只关注现场的僵化的服务流程,比如餐饮行业要求的“微笑服务”,却忽略了顾客等待时间的优化、菜品口味的个性化调整等细微之处;金融行业要求的“专业咨询”,却忽视了客户操作界面的便捷性和信息反馈的及时性。
如此用户体验,做的都是表层文章,自上而下还引以为傲,殊不知这些表面功夫根本难以打动客户,我们只是陷入了一种“伪精致”的自我感动的陷阱。
曾经我们在服务一家零售企业时,陪同其老板亲自站在收银台观察顾客结账时的微表情,发现多数人对排队时间过长不满,但是服务员给我们反馈的是客户对于我们的产品不满意,如果我们陷入到一种自我认知的误区,就无法真正理解客户的痛点。
用户体验的提升来自于对用户使用习惯、需求场景的毫米级洞察。
比如餐饮现场服务时对于不同客户群体服务体验的差异,正如在华南的本地客户,你就是要说粤语,如果跟随主流用普通话,反而会让客户感到距离感。
细致洞察,而非简单迎合,才是做好客户体验的关键。
把“内容运营”做到80分
内容运营是所有现代企业必须重视的事情,无论什么类型的公司。但是内容运营最忌讳“追热点式赌博”。小红书早期冷启动时,没有盲目追逐明星流量,而是聚焦“海外购物攻略”场景,通过人工筛选优质笔记、激励用户分享真实体验,逐步构建起“种草-拔草”闭环。内容成功的关键在于:
(1)内容质量的底线控制:拒绝标题党、伪科普,用心去做内容,哪怕初期粗糙,但是只要有情感的融入,客户其实是能感知到的;
(2)分发逻辑的精准匹配:根据用户兴趣标签实现“千人千面”推荐,而非无差别轰炸,所以企业在不同的平台上做内容的分发时,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客群做差异化分发;
(3)用户参与的深度绑定:小米社区让发烧友参与手机功能设计,把用户从旁观者变为共建者,这种“参与感”带来的忠诚度远超普通粉丝。
相比之下,某些企业迷信“10万+爆文”,用夸张标题吸引点击,结果用户点开发现内容空洞,反而加速品牌信任流失。内容的价值不在于传播量,而在于能否推动用户成长。
结语
用户运营是“手艺活”,不是“赌博游戏”。回看柯达、诺基亚等企业的衰落,本质上都是因为沉迷于过往成功路径,把行业地位当作赌注,最终被时代淘汰。而成功的企业如沃尔玛、肯德基、胖东来、京东等,无一不是在用户运营的基础环节做到极致。
用户运营没有“一招制胜”的秘籍,有的只是把每个环节做到80分的坚持:用户画像多挖一层,交互流程多测一次,内容质量多审一遍,数据分析多问一个为什么。所以,精细化运营的本质,是把经验驱动变为数据驱动,把赌博思维变为工匠精神。当你把每个细节都打磨到80分,90分的成功自然会水到渠成。(完)
【好文推荐】
很多企业在用户运营的过程中,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,都可能犯下致命错误。 这些错误,轻则让顾客心生不满,重则直接导致品牌信誉崩塌,最终让企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。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常见的用户运营...
查看全文亚马逊推出的PRIME会员服务,凭借其出色的用户体验,已经赢得了超过两亿的忠实用户,续费率更是高达90%,堪称业界典范。 开市客(Costco),作为美国零售业付费会员制度的先驱,全球会员数量超过1.39亿。依靠...
查看全文随着流量红利的逐渐消失,众多企业依然仅仅依赖简单的拉群、发红包等手段来构建所谓的'社群',结果却面临活跃度迅速下降的尴尬局面。 高达95%的社群在运营仅仅三个月内,便沦为了广告泛滥、信息冗余的'线上垃...
查看全文在流量红利逐渐消退、用户注意力极度分散的今天,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运营挑战:用户活跃于微信、抖音、淘宝、线下门店等多个平台,并在不同场景下频繁转换身份和需求。传统的“单点式用户运营”模式(例如仅关注...
查看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