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运营:触达易如反掌,信任难如登天!
90当我们的手机第17次弹出某品牌促销短信,当朋友圈广告精准推送你刚和朋友聊过的商品,当APP开屏广告强制播放15秒无法跳过……我们正在经历一场信息时代的"暴力美学"。QuestMobile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网民日均接收...
查看全文“这个月用户增长指标还差30%,你们运营部在吃干饭吗?”会议室里,CEO老张把报表摔得啪啪响。
新来的实习生小王弱弱举手:”可是用户群里都在骂我们的新功能反人类……”
“骂就对了!有争议才有流量!”老张得意地扶了扶Gucci眼镜,”小王啊,你还是太年轻。知道什么叫黑红也是红吗?”
这个魔幻场景每天都在无数公司上演。当企业把用户当作流量池里的鱼苗,变着花样撒饲料、换渔网时,殊不知用户早已在手机那头翻着白眼:”你当我是傻子?”
用户不是数字,是会呼吸的活人
他们有情感、有需求,不是冷冰冰的数据。企业若只盯着KPI,忽视用户体验,终将失去市场信任。用户运营的核心在于真诚互动,而非简单粗暴的流量收割。
真诚互动,就是俯下身倾听用户的心声,切实解决他们的困扰,而非只盯着眼前的蝇头小利。唯有建立起深厚的信任与共鸣,用户才会心甘情愿成为品牌的忠实粉丝,而非转瞬即逝的流量泡沫。忽视这一点,即便一时数据亮眼,也难逃用户流失的结局。信任一旦崩塌,修复成本远高于初建。
某电商平台曾得意地晒出”1亿日活用户”的战报,却被网友扒出:连续点错3次返回键都会被计入活跃数据。这种”皇帝的新装”式的数据游戏,正在把企业拖入自嗨的深渊。数据泡沫终会破灭,用户流失成为必然。
真正的用户思维要看见数字背后的面孔:那个凌晨3点蹲守预售的宝妈、把APP当成树洞的996程序员、给每个商品写诗评的文青、在投诉信里夹手绘漫画的美院学生……他们不仅是冰冷的数字,更是鲜活的生命。
星巴克员工培训有个经典考题:记住常客的姓氏、口味、宠物名字。这不是矫情,而是让人记住——喝拿铁的李小姐,不是”用户ID:20230815007″。
用户容忍度已降至冰点
用户耐心有限,一次糟糕体验足以让他们转身离去。企业若不重视用户感受,终将自食其果。用户容忍度低,意味着品牌需更用心经营关系,而非简单追求数据增长。
在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的今天,消费者的互联网生存环境却令人堪忧:
用户不是没脾气,只是暂时没得选。但别高兴太早,年轻人正在用脚投票。00后发明”电子搬家”,发现套路立即卸载;豆瓣小组”反消费主义”成员突破50万;B站”野生产品经理”视频播放破亿。
年轻人正以实际行动发出抗议之声,若品牌依然沉睡不醒,终将孤立无援,成为市场中的孤岛。这届用户,早把”PUA式运营”拉进了黑名单。
用户思维不是玄学,是赚钱姿势
海底捞服务员为什么敢送西瓜给咳嗽的顾客?西贝莜面村为何坚持”闭着眼睛点都好吃”?这些不是慈善行为,而是算明白的生意账。贝恩公司研究显示:用户留存率每提升5%,利润可增长25%~95%。
再看看这些大厂的数据:苹果用户换机留存率超65%、蔚来车主推荐购车率达52%、胖东来超市顾客月均复购8次。
对比之下,某社交APP疯狂拉新却留不住用户,就像往破桶里灌水。更可怕的是,流失用户会变成”品牌黑粉”,在社交媒体开启疯狂吐槽模式。
用户思维之精髓,在于深刻洞察用户之心,以真诚服务为基,而非仅仅沉溺于数据的浅滩,堆砌而无实。
品牌当回归本真之心,细致入微地倾听每位用户的真实呼唤,方能筑起坚不可摧的信任长城。只有用心经营,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用户思维不仅是商业策略,更是对人性关怀的体现。
运营落地的三大核心准则
(1) 每个决策前问:大街上遇见用户,敢把这个改动说出口吗?
敢不敢直面用户的眼睛,决定了产品设计的真诚度。细节决定成败,每个微小的改进都应源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。倾听用户心声,而非闭门造车。
对于运营人员而言,每日沉浸于一小时的用户真实评价中,每月亲历二十四小时的客服岗位,乃至将抽象的用户画像替换为生动的真人照片……
这些看似简单的行动,实则挑战重重。但对很多运营人来说,却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。他们往往沉溺于数据的冰冷报表,却忽视了用户内心那份真挚的感受。
(2)组织架构革命
从组织架构上打破壁垒,让每个部门都能直接接触用户反馈。取消”用户增长部”,成立”用户关系部”,让用户之声”成为决策依据,而非空谈。
另外品牌也可以设立”首席用户官”,可直接否决CEO的不切实际和天马行空的决策,确保用户利益至上。
(3)打破层级,让用户反馈直达决策层
实现扁平化管理。用户建议不再石沉大海,而是迅速转化为产品优化。品牌亟需构筑一套敏捷的响应体系,确保每一条用户的宝贵反馈都能被悉心倾听并妥善处理。如此,用户才能真正感受到被尊重,品牌忠诚度自然水涨船高。
瑞幸咖啡逆袭的秘诀藏在3000+门店的便签墙上。当研发总监看到“生椰拿铁少糖更好喝“的便利帖时,次日就上线了新选项,这才是真正的用户共创。
当企业真正把用户当人看,会发生奇迹:
最动人的商业故事,永远是用户用爱发电的结果。如同茶颜悦色的粉丝自发成立的”错别字纠察队”,又似小米初创时期的”100位梦想赞助者”,这些并非精心策划的营销手段,而是用户赋予的真诚认可与荣誉。
结语
最近有个扎心新词叫”数字讣告”——用户在卸载APP前最后的吐槽。某阅读软件评论区就躺着这样一封”遗书”:”陪伴我1460天,见证我从失恋到结婚。但现在的你,让我找不到当初心动的感觉。”
用户绝非简单的流量数字,他们是鲜活存在的”云股东”。他们用每一次点击在给你投票,用每句吐槽在帮你打磨产品,用每次离开在教你怎么做人。记住:能把用户变成”自来水”的企业,永远不用愁流量。(完)
【好文推荐】
4、用户运营,莺屋书店,如何用生活方式“绑架”7000万死忠粉?
5、用户运营,8300万会员的亚朵酒店,如何用“枕头”撬动第二增长曲线?
当我们的手机第17次弹出某品牌促销短信,当朋友圈广告精准推送你刚和朋友聊过的商品,当APP开屏广告强制播放15秒无法跳过……我们正在经历一场信息时代的"暴力美学"。QuestMobile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网民日均接收...
查看全文当代消费者早就不吃“跪式服务”这套了,他们需要的是能带他们打开新世界大门的“生活方式领航员”。员工没有势能,是不能指望消费者会跟着你走的。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,如何让一线业务员化身行走的种草机,用高段...
查看全文"各位同事,本月服务号选题方向是老板专访、公司成立20周年回顾、新办公室装修图集,请大家踊跃投稿!"——如果你的企业服务号运营会还在讨论这种议题,那么请立刻反思:服务号的本质是用户连接器,而非内部宣传板...
查看全文2025年1月,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以惊人的速度刷新了全球用户增长纪录: 上线仅20天,日活跃用户突破2000万,成为史上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级应用程序之一;1月累计用户达1.25亿,其中80%的增长集中在最后7...
查看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