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运营,始于流量,终于关系!
120和企业沟通时,最害怕的一种情况就是:自上而下陷入一种张口闭口谈流量的的焦虑之中,仿佛流量成了企业唯一的救命稻草。 然而,流量并非万能钥匙。 所有通过短期利益诱导过来的流量,最终都会变成镜中花水...
查看全文在流量成本攀升、用户注意力分散的今天,私域运营已成为企业突破增长瓶颈的利器。但不同行业因用户决策链路、消费频次差异,私域玩法截然不同。本文聚焦零售、餐饮、保险金融、医疗健康、汽车、酒店六大行业,拆解胖东来、西贝、招行等标杆企业的私域密码,为从业者提供实战参考。
零售行业:胖东来——用“极致服务”把用户变成“代言人”
私域模式:信任资产+全员参与,并围绕这构建了三大模块:
(1)无死角服务设计:提供宠物寄存处、雨天电动车防水罩、免费充电宝等设施,甚至为找不到商品的顾客三天内补货上架。
(2)反向奖励机制:顾客投诉服务问题可获得500元现金奖励,倒逼员工提升服务质量。
(3)情感化运营:许昌消费者自发排队支持,称“想让东来哥多挣点钱”,将品牌视为城市骄傲。
胖东来的核心逻辑是将服务做到极致,让用户主动成为品牌传播者。之所以被誉为“零售界的海底捞”,其底层逻辑是“信任经营”。通过超预期的服务细节,将消费者转化为忠实粉丝,形成口碑裂变。所以才有了外地旅行团专程开通“胖东来购物专线”,单日客流量堪比景区的盛况。
餐饮行业:西贝——用私域打造“家庭餐桌”
私域模式:会员体系+场景化互动。核心策略包括:
(1)全触点引流:线下门店扫码入群、公众号菜单导流、小程序浮窗跳转,实现“到店即入私域”。
(2)社群分层运营:区分线上与线下社群,设置“会员日”“秒杀日”等固定栏目,提升活跃度。
(3)积分激励体系:消费1元=1积分,积分可兑换菜品或商城商品。
(4)全员IP化:店长企业微信打造“美食顾问”人设,朋友圈发布后厨实拍、食材溯源内容,增强信任感。
核心逻辑:以会员为核心,构建“线上+线下”流量闭环。通过全渠道引流和精细化分层,将3000万私域会员转化为营收主力军,实现了从“卖菜品”转向“卖生活场景”,用高频互动提升粘性。
保险金融:招商银行——从“工具”到“生活管家”
私域模式:精准触达+生态联动。招行两大APP(招商银行、掌上生活)月活超1亿,私域打法聚焦三点:
(1)数据分层:将用户分为内环(绑卡用户)、中环(信用卡用户)、外环(未绑卡用户),针对性推送福利,例如向高频消费用户推荐“周三5折饭票”。
(2)社群自动化:企业微信社群设置“早8点早餐券”“晚8点电影票”自动推送,结合LBS定位推荐附近商户优惠,转化率提升40%。
(3)裂变机制:老用户邀请3人办卡得礼物,推荐人数越多奖励越丰厚,带动信用卡开卡率提升。
核心逻辑:用“人设+内容”打破金融服务的冰冷感。招行通过客户经理IP化、内容场景化,将私域打造成“财富社交平台”,APP月活突破1.1亿,私域贡献中间业务收入超40%。
医疗健康:和睦家——从“治病”到“健康管家”
私域模式:全周期管理+专业信任。关键策略包括:
(1)数字化服务:公众号集成预约挂号、报告查询、用药提醒功能,患者平均问诊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。
(2)健康档案:建立永久电子病历,同步体检数据并推送个性化建议,如为糖尿病患者定制饮食方案。
(3)知识科普:每周直播“孕期护理”“慢病管理”课程,用户留存率提升明显,并且转化参与者成为线下客户。
核心逻辑:从“治病”到“健康管家”,构建终身服务链路。通过“健康云”平台整合线上线下服务,用数据驱动个性化健康管理,破解医疗行业信任难题。所以才会有一位用户通过社群咨询儿童过敏问题后,全家四代人均成为会员,年均消费超5万元的情况出现。
汽车行业:蔚来——让用户成为“品牌股东”
私域模式:社群共创+体验经济。核心玩法包括:
(1)用户社群:按车型、地域划分2000+车主群,组织改装分享、自驾游活动,例如“EP Club”顶级用户年均推荐购车25辆。
(2)积分体系:用户通过签到、安全驾驶等行为获取积分,可兑换充电里程、周边商品,积分兑换率达80%。
(3)反向赋能:用户参与产品设计投票,例如NIO Life潮玩系列50%创意来自车主提案。
核心逻辑:让用户成为品牌共建者,打造情感共同体。蔚来大部分的订单来自老客推荐,其私域运营的核心是将APP变成“汽车界的小红书”,构建用户深度参与的社区文化。
酒店行业:亚朵——把“睡眠场景”变成零售生意
私域模式:场景化零售+会员特权。 亚朵私域贡献超30%营收,枕头单品季度销售达4.7亿,打法包括:
(1)会员体系:推出“铂金会员享免费升房”“延时退房至16点”等特权,会员复购率是非会员2倍。
(2)睡眠场景营销:在社群推送“深睡枕+香薰套餐”,结合客房体验引导扫码复购,枕头复购率达45%。
(3)IP联名:与知乎、网易云音乐推出主题房,用户入住后可领取联名周边兑换码,带动周边销售增长60%。
核心逻辑:从“卖房间”到“卖生活方式”。亚朵将住宿体验延伸至零售场景,通过私域挖掘用户二次消费价值。
结语
从六大行业的实践可见,私域成功的底层逻辑高度一致:
(1)用户为中心:胖东来的退换货政策、蔚来的用户投票机制,本质都是把决策权交给用户;
(2)技术提效:招行的LBS推荐、和睦家的健康档案,依赖数据驱动精准运营;
(3)全员参与:西贝的店长IP、亚朵的客房服务联动,证明私域需要组织协同而非单部门作战。
所以,我们的行动建议是:
A、高频消费行业(餐饮、零售)可优先布局社群、IP等分层运营;
B、重决策行业(汽车、医疗、金融保险)需强化专业内容与信任建设;
所有企业都应建立“用户信任为”为核心的底层逻辑,让私域真正成为增长引擎。
私域没有标准答案,但先行者的经验证明:谁把用户当作“人”而非“流量”,谁就能在存量竞争中赢得未来。(完)
【好文推荐】
和企业沟通时,最害怕的一种情况就是:自上而下陷入一种张口闭口谈流量的的焦虑之中,仿佛流量成了企业唯一的救命稻草。 然而,流量并非万能钥匙。 所有通过短期利益诱导过来的流量,最终都会变成镜中花水...
查看全文过去几年间,在大家的印象里,零售大卖场的关店调整已经成为常态。2019年到2022年,零售巨头家乐福中国从235家店锐减到仅剩151家门店。最近又陷入了“清卡挤兑”危机,负面信息层出不穷。另外一家,从1996年进入中...
查看全文一、文新春茶节:从传统节庆到“流量发动机” 每年春季,信阳毛尖的“文新春茶节”早已超越了一场简单的采茶仪式,演变为一场融合文化、消费与科技的超级IP事件。2025年的春茶节,信阳市政府联合本地茶企推出“元...
查看全文在私域流量成为企业救命稻草的今天,无数老板挥舞着KPI大棒要求团队“三个月社群变现100万”“复购率提升200%”。 但鲜少有人意识到,这种急功近利的考核方式,正在让企业从内部开始腐烂——员工为数据造假狂欢,用...
查看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