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运营,参与感是最高级的PUA!

当代品牌与用户之间的互动,犹如恋爱综艺中的微妙较量——有人借“1元秒杀”撒网式吸引,有人凭“亲亲在吗”群发式问候,然而真正的“行家”早已洞悉:参与感才是拴住用户心的至高法宝。  

为什么说参与感是PUA? 

看看这些“海王式运营”的翻车现场:某美妆品牌砸千万买流量,用户留存率却不足0.3%,像极了相亲会上交换微信后永不聊天的尴尬;某车企用“老带新返现”疯狂收割,结果发现老用户复购率仅12.7%,活脱脱“渣男式收割”。反观小米,借“橙色星期五”开发模式,让用户投身MIUI系统迭代,愣是把手机系统变成了“全民养成计划”。这岂止是卖手机?简直是让用户自愿成为“产品养成系伙伴”!  

参与感的PUA本质在于: 

A、情感绑架代替金钱收买:完美日记让用户投票选口红色号,看似“民主决策”,实则让消费者陷入“我选的颜色跪着也要用完”的心理陷阱;  

B、身份认同构建精神围城:蔚来车主在NIO Day上投票选活动主题时,早已忘记自己花了40万买车,反而觉得“这车企是我兄弟开的”;  

C、沉没成本制造深度绑定:在小米社区贡献了12万条产品建议后,用户对品牌忠诚度往往得到显著提升。正如研究显示,用户的情感性态度、自我实现感和身份认同感等因素,都可能增强其对小米社区的贡献性参与行为意向。

市场调研也表明,小米用户忠诚度高达63.2%,远超其他品牌,这反映出用户对小米品牌的深厚情感和忠诚。因此,用户在小米社区的长期投入,就像对暗恋对象的长期情感投资,轻易放弃确实会让人感到遗憾。 

点头之交到灵魂伴侣 

1)产品开发:让用户当“云股东”  

小米的“橙色星期五”更新模式,曾经是每周五系统更新时的盛事,吸引了数百万用户参与,他们不仅期待新版本的推送,还积极反馈使用中的问题,从图标设计到功能排序,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,俨然成为了“产品经理”。这一模式不仅体现了小米用户的高度参与度,也成为了小米产品迭代和用户满意度提升的关键。

这招有多绝?

在MIUI初代测试阶段,小米找到了100位科技发烧友作为首批内测用户,他们被称为“梦想赞助商”。为了表达对这些用户的感激之情,小米制作了一部名为“100个梦想赞助商”的微电影,并在首届米粉节上放映,感动了在场的米粉和雷军本人,该微电影随后全网传播。当你的建议真的变成产品功能时,那种“崽啊,阿妈给你打下的江山”的养成快感,比双十一满减更让人上头。  

互联网企业的三大杀招: 

A、众筹式需求收集:B站巧妙运用弹幕,让观众主宰剧情脉络,目睹主角依观众之选而‘扑街’,真可谓痛并快乐交织。  

B、游戏化任务体系:得物App让用户考“球鞋鉴定师资格证”,考完立马晒朋友圈:“从今天起请叫我Sneaker博士”;  

C、社死式社交裂变元气森林搞盲测投票,逼着消费者在家族群拉票:“二姨快投3号!输了我就不能白嫖气泡水了!”  

2)内容共创:每个人都是“野生代言人”  

小红书上的美妆博主,抖音里的穿搭达人,本质上都是品牌的“免费内容生产机器”。然而,像小米这样的高端玩家,早已在市场中玩出了别具一格的新花样: 

A、爆米花杂志让普通用户当封面明星,素人瞬间变顶流; 

B、米粉年度盛典铺红毯发奖杯,把中年程序员捧成科技圈蔡徐坤; 

C、用户成长体系设计堪比网游:在小米社区发帖能升级“手机发烧友”头衔,比王者荣耀上分更有成就感。  

这哪是用户运营?分明是给每个消费者定制了“楚门的世界”,还让他们乐此不疲地自我攻略。 

线下活动的“情感绑架”:从面基到私奔 

1)见面会的终极形态 

小米的“爆米花”活动重新定义了面基: 

A、选址用户定:论坛投票决定办在成都还是长沙,比选约会地点还慎重; 

B、流程用户控:从节目海选到会场布置,志愿者比工作人员还积极; 

C、高潮用户造:年度盛典上,穿着格子衫的程序员捧着“金米兔”奖杯热泪盈眶:“这辈子没想过能走红毯!”  

这种“反向包养”策略,让用户油然而生一种‘品牌仿佛是我亲手培育壮大’的错觉。就像追星女孩总说“哥哥只有我们了”,米粉们心中暗自得意,认为‘雷总正是我们慧眼识珠选出的CEO’。  

2)沉浸式情感勒索 

泡泡玛特的“设计师联名计划”更胜一筹: 

让你投票决定盲盒形象,转头就出“用户共创限量款”; 

当你看到自己参与设计的款式上市,立刻兴奋地拍照分享:“看,我的审美终于得到了官方的盖章认证!”;最后发现货架上30%的畅销款都源自用户提案,这哪是买玩具?分明是给自家创意交版权费。  

如何让用户欲罢不能 

1)制造“被需要”的幻觉  

蔚来汽车让车主参与换电站选址时,表面上是民主决策,实则是让用户自觉肩负“基础设施建设重任”。当你在App地图上标注建议点位时,仿佛化身城市规划师,完全忘记自己只是在给车企打工。 

2)设计“沉没成本”陷阱  

小米的“点滴系统”堪称一绝:员工提出服务改进建议能换积分兑奖品;用户发现自己的创意真的落地时,“这公司听劝”的错觉让人持续上头,形成“用户教员工做事,员工教老板做事”的魔幻闭环。  

3)构建“身份认同”牢笼  

当B站用户轻轻一点“一键三连”,不仅决定了UP主的收益,更让他们从观众摇身一变,成为“内容投资人”。当李宁让你投票选鞋面图案时,你也不是消费者,而是“国潮合伙人”。这种身份升级的快感,比收到“亲爱的会员”短信高级100倍。  

结语

最高级的套路是真诚?不,是让用户觉得真诚。

在这个算法比媒婆更懂催婚的时代,参与感早已超越产品功能,成为品牌PUA用户的核武器。

小米用七年时间证明:当用户以为自己是在“用爱发电”时,其实早已掉进品牌精心设计的“楚门的世界”——这里没有强制消费,只有心甘情愿地为爱充值。

所以下次看到“您的建议已被采纳”的站内信时,请清醒一点:这不是品牌幡然醒悟,而是新一轮情感绑架的开始。毕竟,最高明的猎手往往伪装成猎物的模样,静待时机;而最精湛的PUA大师,则能让你深信,这场情感的游戏,自始至终,皆由你亲自点燃战火。(完)

【好文推荐】

1、用户运营,如何让品牌成为用户手机里的“钉子户”?

2、用户运营,好产品是“1”,运营是后面的“0”!

3、用户运营:众安在线,全域不是战略选择而是生存基因!

4、用户运营:招行,90%的客户接触点在私域!

5、用户运营:海底捞的社群,竟然可以提供下水道疏通了!

江刀鱼
上一篇: 下一篇:

相关推荐


1
您有新消息,点击联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