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运营,别再把服务号当企业内刊了!

“各位同事,本月服务号选题方向是老板专访、公司成立20周年回顾、新办公室装修图集,请大家踊跃投稿!”——如果你的企业服务号运营会还在讨论这种议题,那么请立刻反思:服务号的本质是用户连接器,而非内部宣传板。

服务号根本不是用来给老板写人物传记的,它真正的威力在于把服务场景变成传播场景,把用户动线变成营销动线。所以对于企业来说,它可不是“高级版朋友圈”,而是打通服务与传播的黄金入口。

服务号是用户手机里高频触发载体

很多老板对服务号的理解还停留在“发文章、发广告”的阶段,却忽略了其深层的用户互动价值。服务号的核心竞争力,是用服务粘住用户,用传播撬动流量。它不仅是信息发布平台,更是用户需求的响应中心。

很多品牌只学会了围绕企业内部的“自嗨”,却未能洞察用户真实需求。服务号应成为连接用户与品牌服务的桥梁,而非单向宣传的工具。比如美的/海尔等服务号已经让用户动动手指就能查保修期、预约清洗、领以旧换新补贴。

通过我们服务很多企业的经验,通过服务号完成自助服务的用户,复购率比普通用户高出很多。这就像在迪士尼乐园里藏了无数个FastPass通道——用户要的不是情怀小作文,而是”3秒找到客服入口”的丝滑体验。

很多服务号更是把服务的入口做成一级菜单栏,用户能直接订酒店、查快递、约家政。这种“服务即入口”的思维,让服务号的点击转化率比传统广告高出太多反观某些大厂的服务号?点进去满屏都是《企业文化价值观考试通知》,用户只想说:”我是来享受服务的,不是来参加思想品德课的”。

服务号的隐藏技能:把售后变售前

三只松鼠的服务号有个神奇操作:用户查物流时会自动弹出”您的碧根果正在翻山越岭,先来局小游戏赢优惠券?”。结果很多用户边等快递边玩游戏,其中大部分当场用赢得的优惠券加购新品。

这比砸钱投信息流聪明多了——让用户在最需要你的时候,遇见你最想卖的东西。

汽车行业更是玩得溜。蔚来的服务号不仅能预约试驾,还会根据你查看ES6的次数,自动推送”您关注的车型本周六有深度试驾会,到场就送限量车模”。靠着这种”服务+钩子”的组合拳,他们的到店转化率直接翻倍。反观某些4S店的服务号?除了群发《总经理教你省油小技巧》,最大的互动就是让用户回复”1″参加转发抽奖。

连政务号都比你会玩服务场景

长沙交警服务号最近出了个爆款功能:查违章时自动计算”最划算处理方案”——告诉用户用12123APP处理能省多少手续费、去哪个网点排队最短。结果这个功能上线当月,服务号粉丝暴涨300%,政务服务的传播力秒杀无数企业号。

这说明什么?用户愿意为”能解决问题的内容”疯狂打call。

再看有些银行的迷惑操作:用户查完余额,服务号马上推送《财富管理大师的十条忠告》。拜托!我刚发现存款没达到平均值,你就给我看这个?不如学学招行,在还款日前三天推送”检测到您本月有境外消费,一键兑换外币还款更划算哦”。这种服务型内容,才能真正让用户感受到”被懂”的快乐。

用户需要的不仅是信息获取,更是问题解决的捷径。服务号若能精准把握这一需求,便能将每一次互动转化为信任的累积,进而实现品牌与用户间的深度绑定。

服务号运营三大实战兵法

首当其冲是”场景化触发”,即在用户最需服务时主动出击,如购物后推送相关优惠。其次是”个性化定制”,根据用户行为数据,精准推送内容,如常购书籍用户收到新书推荐。最后是”互动式反馈”,通过小游戏、问答等形式,增强用户参与感,让服务号成为用户的贴心小助手。

(1)场景拆解术:找到用户的”啊哈时刻”

奶茶店可以在取餐通知里植入”晒单领第二杯半价”按钮(参考茶颜悦色)

航空公司值机提醒附带”选座攻略:这8个位置最适合拍云海”(参考海南航空)

美妆品牌在查订单页面设计”产品使用教程盲盒”(完美日记实测点击率提升)

(2)数据识别:让每个按钮都说话

给”联系客服”按钮加上”当前排队2人,点击智能客服立即解答”的浮动提示(小米实测减少75%人工咨询量)

在服务完成页插入”为您推荐”模块,海尔发现修空调的用户会顺便买清洗服务

把冷冰冰的”个人中心”改造成”服务护照”,记录用户所有交互足迹(招商银行因此提升其交叉销售率)

(3)内容优化:让服务通知自带传播基因

瑞幸咖啡的取餐码会变成”今日运势咖啡”(用户主动晒单率提升)

宠物医院的疫苗提醒做成”主子防疫日记”电子手账(新瑞鹏集团复购率提升)

健身房的体测报告设计成”战斗力数值图”,用户分享时可生成挑战海报(乐刻运动获客成本降低)

警惕服务号的三大自杀式操作

(1)把服务号当日报办,内容冗长且无重点,用户不堪其扰。如果品牌的服务号日均推送3条”公司新闻”,那么取关率肯定飙升。当改成每周1条”您的手机隐藏功能测评”,打开率反而提升到行业平均值的多倍。推送频率过高,内容与用户需求脱节,只会引发反感。

(2)把用户当信息垃圾桶随意堆砌广告,忽视用户实际需求,导致反感倍增。品牌在支付成功页强塞”关注服务号领券”,会导致很多用户放弃支付。改成”支付成功自动关注,首单礼包已到账”后,转化率立涨。可见,尊重用户选择,提供实际价值,才能真正赢得用户青睐。反之,强行推销只会适得其反,损害品牌形象

(3)把智能客服当复读机,机械重复标准回复,无法解决实际问题,用户满意度骤降。某银行服务号的AI客服只会说”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?”,后来加入情绪识别和场景预判(比如检测到用户连续查询转账记录,主动提示”检测到您可能有资金周转需求”),咨询满意度反而提升。用户感受到被理解和关怀,忠诚度随之提高。服务号应成为贴心助手,而非冰冷工具。

结语

未来的企业竞争,本质是用户时间和注意力的争夺。服务号这个“超级触点”,用好了就是增长引擎,用错了就是成本黑洞。

与其用企业新闻给用户”灌顶”,不如把每次服务接触都变成”啊,这个功能好实用”的惊叹时刻。毕竟,能帮用户省时间、省钱、省心的服务号,才配得上上用户的真心青睐。(完)

【好文推荐】

1、用户运营,如何让品牌成为用户手机里的“钉子户”?

2、用户运营,好产品是“1”,运营是后面的“0”!

3、用户运营:众安在线,全域不是战略选择而是生存基因!

4、用户运营:招行,90%的客户接触点在私域!

5、用户运营:海底捞的社群,竟然可以提供下水道疏通了!

江刀鱼
上一篇: 下一篇:

相关推荐


1
您有新消息,点击联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