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运营:胖东来,在算计的时代,做个“笨小孩”!

在“流量为王”的时代,胖东来却用一场持续30年的商业实验证明:真诚才是最高级的流量密码。

这家被网友戏称为“没有淡季的6A级景区”的商超,用极致的服务细节和超预期的情绪价值,把传统零售业做成了现象级文化IP。今天,我们就来拆解这家“宠粉狂魔”企业的用户运营密码——看看它如何用“真心经济学”让消费者主动成为自来水流量,把买菜这件小事升华成双向奔赴的浪漫。

商品力:用“显微镜式”严控打造信任基石

胖东来的信任大厦,是从每一粒黄豆芽开始建造的。当其他超市还在用“产地直采”当营销噱头时,胖东来已经把商品透明化做到令人发指的程度。

每一批次蔬菜的种植记录、农药残留检测报告,全部公开透明,让消费者买得安心。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,不仅提升了商品力,更在无形中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基础。

在胖东来,每一件商品都像是经过“显微镜式”的严苛筛选,从源头到货架,每一步都透明可见。

(1)“强迫症级”品控体系

自建食品安全检测室,每批次蔬果都要过“农药残留检+微生物检+重金属检”三道关卡。更有意思的是,连豆芽货架都贴着“育芽环境:恒温28℃无菌车间”的说明,让消费者仿佛在看实验室报告。这种把后厨搬到前台的勇气,直接击穿了传统零售业的“黑箱效应”。

(2)价格透明到让同行颤抖

服装区每件商品都标注进货价、毛利率、售价,比如一件T恤标签写着“进价39元/毛利率28%/售价50元”,把定价权交给消费者评判。这种“裸价策略”看似冒险,实则用真诚换来了超高复购率——毕竟谁舍得辜负一个对你毫无保留的伙伴?

(3)自营商品打造超级符号

从网红大月饼到精酿啤酒,胖东来自营品牌已成为游客必买的“许昌伴手礼”。秘诀在于:用做奢侈品的态度做民生商品。比如自营果汁坚持只用当季鲜果,保质期严格控制在7天内;烘焙区现烤面包下午5点后打折,晚上8点直接下架,宁可亏损也不卖隔夜品。这种近乎偏执的“鲜度管理”,让消费者养成了“胖东来出品=闭眼入”的条件反射。

服务力:把用户体验做成行为艺术

如果说商品是基本功,服务才是胖东来的“核武器”。他们深谙一个真理:用户要的不是完美无缺,而是被珍视的感觉。

在胖东来,每个员工都被培训成“情感侦探”,捕捉顾客微表情,主动询问需求。无论是免费裁缝服务,还是雨天借伞,细节处见真情。这种“超预期服务”,让顾客感受到被宠溺的温暖,进而转化为品牌的忠诚粉丝。

(1)退货政策卷出天际

吃了一半的蛋糕能退、看完半场电影能退50%、甚至四年前买的电视还能换新!更绝的是退货流程:不需要小票不问原因,工作人员先道歉再处理,临走还送小礼物安抚情绪。这种“无理由宠溺”背后,是算透人心的商业智慧——研究表明,宽容的退货政策能让客单价提升很多。

(2)细节服务造神现场

• 冷冻柜挂着防冻硅胶手套,怕主妇们挑海鲜冻手

• 购物车旁备着消毒湿巾,连擦手方向都画了示意图

• 生鲜区放大镜+产品百科卡,把买菜变成知识课堂

• 结账时主动给易碎品套三层气泡膜,比你自己打包还仔细

这些看似“多余”的服务,实则是精心设计的情绪钩子。当消费者在社交平台晒出“胖东来员工冒雨帮修车”的故事时,品牌信任度又完成了一次裂变传播。

(3)特殊人群关怀体系

从宠物寄存处到无障碍购物通道,从母婴室温奶器到老年人代购服务,胖东来把“弱势群体优先”刻进服务DNA。最动人的是“委屈奖”制度:员工受顾客刁难可获得5000元精神补偿,既保护了劳动者尊严,又避免了服务变形。这种“既要顾客爽,也要员工暖”的双向呵护,构建起牢不可破的情感共同体。

员工力:让打工人成为行走的广告牌

胖东来深谙一个颠覆性逻辑:对员工好就是对用户好。当同行还在用“狼性文化”压榨基层时,他们已把员工幸福度做成了核心竞争力。

(1) 薪资福利吊打行业

基层员工月薪8000+,店长年薪百万,每年拿出95%利润分给员工。更反常识的是工作制度:每天工作7小时,周二闭店休息,春节放假5天,还有“10天不开心假”。这种“反内卷”操作反而激发了惊人的服务热情——调研显示,胖东来员工服务主动性是行业平均水平的3倍。

(2)尊严管理重塑服务业

在胖东来,员工可以拒绝无理投诉,遇到纠纷先由公司出面撑腰。曾有顾客因排队发火,员工获得“委屈奖”的同时,公司还专门发文肯定其专业态度。这种“不跪式服务”反而赢得了尊重,员工笑容里透着底气,服务细节自然更有温度。

(3)成长体系造就业界黄埔

从263页的《洗手间清洁手册》到动态更新的千套操作标准,胖东来把服务流程拆解成可复制的知识体系。更绝的是“管理层轮值制”:每个员工都有机会参与门店决策,这种主人翁意识让20年工龄员工占比达38%,远超市行业平均水平。

流量密码:情感共鸣成就口碑神话

胖东来的流量不是买来的,而是用户用脚投票投出来的信任货币。其传播链堪称教科书级::从“雨天送伞”的贴心小事到“委屈奖”的温情关怀,每一个细节都在传递“以人为本”的品牌温度。

这种情感共鸣不仅锁定了忠实顾客,更引发自发传播,形成良性循环。胖东来用真诚服务打破了流量焦虑,证明了情感链接才是最长久的流量密码。

用户口碑如潮水般涌来,社交媒体上自发点赞,胖东来成为“有温度的商场”代名词。这种情感共振不仅提升了品牌忠诚度,更带动了周边商业生态的繁荣,实现了从单一购物场所到情感枢纽的华丽转身。

(1)在地化口碑沉淀

在许昌,98%的家庭每周至少逛一次胖东来。这种高密度接触培养出“超市即社区”的强关系,大爷大妈们自发当起品牌大使,遇见游客就安利:“买豆腐认准3号柜,那是今早刚送的!”

(2)情绪价值引爆社交

当网友拍到“胖东来帮顾客带孩子看病”“下雨天给电瓶车穿雨衣”等名场面,每个故事都是10万+的免费广告。特别是“四两荞麦面”事件:有顾客想买停售产品,店员连夜从仓库翻出存货免费赠送,这种超出契约精神的关怀,直接戳中当代人的情感饥渴。

(3)文旅融合造节能力

胖东来已进化成许昌的“城市会客厅”,2024年国庆期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,带动当地旅游收入增长27%。更妙的是“限量玩法”:茶叶区每天限号600个,预约系统开放即秒光,饥饿营销玩得清新脱俗。

(4)行业赋能反哺流量

当永辉、步步高主动请胖东来团队改造门店,当郑州城管学习其“温情执法”,胖东来已从商业案例升维成文化现象。这种“授人以渔”的格局,反而让其品牌势能突破地域限制,吸引全国同行朝圣打卡。

结语

在算计的时代,做个“笨小孩”

胖东来的成功,本质上是一场“真诚降维打击”。当整个行业都在研究大数据杀熟时,他们执着于给橙子配剥皮器;当对手忙着上市圈钱时,他们关掉盈利门店只为做好服务;当流量焦虑席卷商界时,他们用30年时间默默修建“信任护城河”。这种商业哲学的启示或许在于:最高明的用户运营,从来不是算计人心,而是捧出一颗真心。

正如创始人于东来所说:“企业不是越大越好,而是活得越美好越好。”在这个信任稀缺的时代,胖东来就像商业世界里的乌托邦,用最笨的方法证明:流量会褪色,套路会失灵,唯有真心换来的信任,才是穿越周期的永恒筹码。(完)

【好文推荐】

1、用户运营,如何让品牌成为用户手机里的“钉子户”?

2、用户运营,好产品是“1”,运营是后面的“0”!

3、用户运营:众安在线,全域不是战略选择而是生存基因!

4、用户运营:招行,90%的客户接触点在私域!

5、用户运营:海底捞的社群,竟然可以提供下水道疏通了!

江刀鱼
上一篇: 下一篇:

相关推荐


1
您有新消息,点击联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