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运营:雷军和泰勒·斯威夫特引爆粉丝的3个同频法则!
200如今,企业家们已经意识到: 品牌成功的关键是与用户保持持续的互动,这表示,企业要付出努力,讲述品牌(产品/服务等)背后的故事,以及与粉丝保持持续对话。 而这,看似简单,实则一点也不容易。 与...
查看全文在中国商业版图上,河南“四小龙”——胖东来、蜜雪冰城、卫龙、白象,以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书写着相似的传奇。他们像黄河水般沉默却执着,用一碗面、一杯茶、一包辣条和一家超市,在资本狂潮中筑起信任的堤坝。
当北上广深追逐着元宇宙与人工智能的风口时,这四家河南企业,却以最质朴的”信任”,在消费战场上书写着属于中原商业文明的奇迹。
胖东来:信任的“极致体验”
胖东来被网友称为“6A级景区”,其构建信任的核心在于将信任具象化为每一处细节。在胖东来,消费者最不怕的就是买到假货和受到不公正待遇。每一件商品都经过严格筛选,每一位员工都接受真诚服务的培训,这种对品质和服务的极致追求,正是胖东来赢得消费者信赖的基石。
(1)透明品质,让消费者“闭眼买”
胖东来自建中央厨房和物流体系,从豆芽到烘焙食品,所有商品均通过欧盟级质检标准,甚至主动奖励顾客举报问题产品(如擀面皮事件中奖励举报者10万元)。消费者无需担心“踩雷”,这种安全感转化为对品牌的绝对信任。
(2)服务“超预期”,创造情感依赖
从免费代驾停车、宠物寄存到“10天不开心假”的员工关怀,胖东来将服务从功能性升级为情感连接。顾客在此不仅是购物,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认同。
(3)反商业逻辑的“真诚”
胖东来坚持闭店休假、拒绝过度促销,甚至公开商品成本与毛利率。这种看似“反效率”的举措,反而让消费者相信其“不赚黑心钱”。
胖东来作为一家区域零售商,构建信任的秘诀在于:透明供应链× 人性化服务 × 真诚经营 = 用户忠诚度的指数级增长。
这种信任经济模式,不仅提升了品牌美誉度,更在无形中降低了营销成本,实现了口碑与效益的双赢。胖东来的成功,验证了在信任稀缺的时代,真诚与透明是企业赢得市场的关键砝码。
蜜雪冰城:信任的“普惠承诺”
蜜雪冰城以“4元一杯”横扫下沉市场,其用户运营的底层逻辑是“让低价不低质”的普惠承诺。在今年的315中,蜜雪冰城遭遇的曝光之后却得到消费者的力挺,背后何尝不是一种持久构建信任之后的反哺。
(1)极致性价比背后的信任背书
通过自建165万吨年产能的供应链,蜜雪冰城将柠檬、奶粉等原料采购成本压至行业平均的80%。消费者相信“低价≠劣质”,因为品牌用规模化生产兑现了“好喝不贵”的承诺。
(2)爆品战略,降低决策门槛
2元冰淇淋、4元柠檬水等爆款不仅是引流工具,更是“试金石”。用户通过爆品建立初步信任后,自然愿意尝试其他产品。
(3)“农村包围城市”的信任扩散
蜜雪冰城在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密集开店,通过高可见度和社区化服务,让品牌成为“身边的可靠选择”。这种地缘亲近感强化了用户对品牌的信赖。
由此可见,蜜雪冰城的信任公式在于:规模化供应链× 爆品验证 × 地缘渗透 = 普惠信任的全民覆盖。当北上广的奶茶店把”芝士奶盖”卖到30元时,蜜雪冰城用4元柠檬水在县城街头架起信任天平。这家河南企业将”价格=价值”的公式刻进基因:自建柠檬种植基地、掌握14项榨汁专利、把单杯成本压缩至2.5元。如同黄河水冲刷出的冲积平原,蜜雪冰城用极致性价比在消费者心中沉淀出”闭眼买不亏”的信任层。
在郑州航空港,每天有200吨东南亚柠檬通过蜜雪冰城的冷链网络直达3万家门店。消费者或许不知道,他们手中4元的柠檬水背后,是河南企业用制造业思维重构的茶饮生态——就像北宋官窑对瓷器标准的制定,蜜雪冰城用“三真主义“(真人真心真产品)建立起现代商业的度量衡。
卫龙:信任的“逆袭叙事”
卫龙从“五毛辣条”到年销60亿的国民零食,其用户运营的关键在于重塑消费者对品类的信任。
A、当辣条还是”垃圾食品”代名词时,卫龙在漯河建起透明工厂:十万级净化车间、FSSC22000认证体系、全自动生产线。消费者通过直播镜头,看着面粉如何变成童年记忆中的魔芋爽,这种”透明化生产”不亚于北宋张择端《清明上河图》对市井生活的全景展现。
B、更绝的是”自黑式营销”:卫龙美工把包装设计成苹果风,在微博上戏称”辣条界硅谷”;与《原神》联名推出”辣条味角色卡”,把食品安全焦虑转化为年轻人的社交货币。这种”先自曝其短,再颠覆认知”的策略,恰似大禹治水时的疏导智慧。
(1)透明工厂,打破“垃圾食品”偏见
2005年行业危机时,卫龙率先公开生产线直播,以无菌车间、标准化流程扭转消费者对辣条的负面认知。这种“自证清白”的勇气成为信任重建的转折点。
(2)健康化升级,回应时代需求
推出魔芋爽、减油版辣条等产品,并将钠含量降低30%,卫龙用实际行动证明“传统零食也能健康”。消费者看到品牌的进化,信任随之深化。
(3)文化符号,绑定情感记忆
从苹果风包装到辣条粽子,卫龙将产品从零食升华为“童年情怀”的载体。用户购买的不只是辣条,更是一种文化认同。
卫龙的信任公式在于:透明生产× 健康迭代 × 文化共鸣 = 品类信任的破圈重生。这三重维度交织下,卫龙用透明破偏见、以健康立标准、借文化塑认同,最终实现从“童年回忆”到“国民零食”的信任跃迁,让辣条这一草根品类完成商业文明的重生。
白象:信任的“国货担当”
当方便面行业集体向日资低头时,白象守着郑州的厂房说”不”。这种”饿死也不接受日资”的孤勇,在民族意识觉醒的今天,化作消费者眼中的”国货之光”。在开封夜市,常能看到农民工就着白象大骨面啃馒头。这个场景让人想起北宋汴京虹桥下的市井烟火——最朴素的消费行为里,藏着最深沉的情感契约。白象在方便面红海中逆袭,用户运营的核心是“国货良心”的价值观输出。
(1)危机中的“清流”人设
2022年“315酸菜事件”中,白象高调宣布“从未合作问题企业”,并强调25年品质坚守。这种对比鲜明的表态,瞬间赢得消费者信任。
(2)社会责任,强化情感认同
雇佣三分之一残障员工、春运期间设置“温暖驿站”,白象将公益融入品牌基因。用户选择白象,既是为产品买单,也是为价值观投票。
(3)创新不丢本味,平衡传统与潮流
从老母鸡汤面到“含5颗香菜”的猎奇泡面,白象既保留经典口味,又通过跨界联名、主题快闪店吸引年轻人。这种“守正出奇”的策略让用户相信品牌既可靠又有活力。
白象的信任公式在于:品质宣言× 社会责任 × 创新平衡 = 国货信任的价值升华。这三重维度交织成白象的“信任”:以品质立信、责任传情、创新破圈,将一碗面的价值从充饥解饿升华为民族品牌的信任图腾,证明国货的终极竞争力不在资本游戏,而在黄河水般沉默却执着的价值坚守。
结语
河南四小龙的实践揭示,信任经济的本质是将用户从“消费者”变为“共建者”。从超级用户运营方法论的角度来看:
A、首先在产品连接上,都是以极致品质为底线。如胖东来的质检、卫龙的透明工厂等建立和客户之间的第一层信任关系;
B、其次,在情感上,持续用价值观绑定用户,如白象的国货情怀、蜜雪冰城的普惠承诺等,深化情感共鸣,形成稳固的第二层信任纽带;
C、最后,在运营端,通过互动创造归属感,如白象的泡面主题店、卫龙的社交媒体营销等等,激发用户参与感,形成第三层信任闭环。
这三层递进,构建了信任经济的多维矩阵,最终实现品牌与用户的双赢共生。极致品质奠定基础,价值观共鸣深化情感,互动运营激发参与,三者相辅相成,形成稳固的信任三角。
在信息过载的时代,信任已成为最稀缺的商业资源。从胖东来的“不欺客”、蜜雪冰城的“不嫌贫”、卫龙的“不自卑”到白象的“不妥协”,河南四小龙用不同的路径诠释了同一真理:商业的本质不是流量争夺,而是信任积累。
当胖东来的购物车滑过镌刻甲骨文的土地,当白象的骨汤面香飘过二七塔的钟声,当蜜雪冰城的柠檬水滋润着小镇青年的青春,当卫龙的辣条香漫漶在Z世代的键盘上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四个企业的成功,更是一个古老文明在商业领域的创造性转化。这种转化,或许正应和着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馆之宝的启示:最坚固的信任,永远带着泥土的芬芳。(完)
【好文推荐】
如今,企业家们已经意识到: 品牌成功的关键是与用户保持持续的互动,这表示,企业要付出努力,讲述品牌(产品/服务等)背后的故事,以及与粉丝保持持续对话。 而这,看似简单,实则一点也不容易。 与...
查看全文一、一个出站口,为何能承包热搜?2025年3月18日,话题#郑州东站#以“电影结局感”的标签冲上热搜第一。无数网友晒出走出西广场出站口的视频:夕阳余晖下,双子塔与光影交织,行人剪影宛如电影主角谢幕。网友戏称...
查看全文温馨提示 定制作品5天内发货,如果急用通知客服为您安排加急! 定制800元标价,无实际意义;不代表书法作品价格,只是为了亲们方便拍,具体名家字画定制价格根据字数、尺寸,请联系客服!默认拍下...
查看全文当我们的手机第17次弹出某品牌促销短信,当朋友圈广告精准推送你刚和朋友聊过的商品,当APP开屏广告强制播放15秒无法跳过……我们正在经历一场信息时代的"暴力美学"。QuestMobile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网民日均接收...
查看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