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“反向抹零”到“积零换整”:用户运营如何让超市成为信任战场?

用户运营的生死战:永辉“反向抹零”为何输给胖东来的“四舍五入”?

——一场关于信任、口碑与商业逻辑的深度剖析

概述:当“四舍五入”成为商业照妖镜

2025年4月,永辉超市因“反向抹零”事件被推上风口浪尖:重庆多家门店被曝商品标价7.96元实收8元,消费者质疑其“变相涨价”,法律专家更直指此举涉嫌违法。讽刺的是,永辉正高调推进“学习胖东来”战略转型,声称要“回归真诚”,而现实却上演了一出“理想向左,行动向右”的荒诞剧。

另一边,胖东来以“四舍五入”的另一种姿态成为行业标杆——主动让利、透明运营、高额补偿,甚至因春节闭店登上热搜,被网友戏称为“6A级景区”。其单日客流量超180万人次,年营收增长58.5%,用实力证明“用户运营不是算计,而是真诚”。

这场关于“小数点”的较量,实则是用户运营的终极对决:永辉的“反向抹零”暴露了传统商超的信任危机,而胖东来的“四舍五入”则揭示了未来零售的核心密码——用户信任是商业的基石,而信任的建立,藏在每一个细节里


用户运营如何塑造口碑?从“反向抹零”到“四舍五入”的启示

1. 价格策略:从“算计”到“让利”,用户信任的第一次交锋

永辉的“反向抹零”本质是一场“算法陷阱”:系统自动将分位价格“五入”至角位,消费者多付0.04元看似微小,但累积后成为企业“隐形收入”。更致命的是,这一规则未提前公示,消费者在不知情中权益受损。法律专家指出,此类行为违反《价格法》,涉嫌价格欺诈。

反观胖东来,其价格策略的核心是透明与让利。例如,果切类商品严格执行“468原则”——切后4小时八折、6小时六折、8小时下架;生鲜商品按日清折价,甚至主动标注成本价与利润率。消费者不仅能清晰感知“实惠”,更因企业的坦诚产生信任依赖。

启示:用户对价格的敏感不仅是数字,更是对公平的期待。永辉的“反向抹零”暴露了传统商超的思维惯性——将用户视为利润来源而非合作伙伴;而胖东来的“透明定价”则证明,让用户感知“占便宜”,比占用户便宜更重要

2. 服务细节:从“功能满足”到“情绪价值”,用户体验的降维打击

永辉在“学习胖东来”的调改中,增设了宠物寄存、免费充电、身高体重测量仪等便民服务,但“反向抹零”事件却让这些努力化为泡影。消费者评价:“服务再好,也抵不过一次算计。”

胖东来的服务则更注重情感连接。例如,免费代客停车、提供姜茶、为老年人配备放大镜,甚至设立“10天不开心假”让员工保持服务热情。其创始人于东来直言:“顾客的投诉是企业最后一次挽回信任的机会。”这种将用户体验置于利润之上的逻辑,使其服务成为“社交货币”,顾客自发传播,形成裂变式口碑。

启示:用户运营的终极目标不是“解决问题”,而是“创造感动”。胖东来的服务设计始终围绕“人”展开——员工幸福了,服务才有温度;顾客被尊重了,忠诚度才会生根。

3. 危机处理:从“回避责任”到“高额补偿”,信任重建的两种路径

永辉对“反向抹零”的回应堪称公关灾难:先称“系统自动设定”,后解释“分币流通困难”,却回避关键问题——“额外收入去了哪里?”这种模糊态度加剧了消费者不信任。

胖东来的危机处理则堪称教科书级别。2024年“擀面皮事件”中,企业不仅全额退款,还额外赔偿每位顾客1000元,举报者奖励10万元;2025年“红内裤掉色事件”中,即便检测结果合格,仍补偿顾客500元并公开53页调查报告。这种“过度补偿”策略,将危机转化为信任增值点。

启示:危机是用户运营的试金石。永辉的“辩解”暴露了其对用户权益的轻视,而胖东来的“超额补偿”则证明——信任的代价很高,但失去信任的代价更高

4. 组织文化:从“KPI驱动”到“员工幸福”,口碑背后的内生动力

永辉在调改中尝试学习胖东来的员工管理,如增加工资、减少工时,但收效有限。一位员工坦言:“凳子摆上了,但我们不敢坐——怕被领导批评。”

胖东来的成功离不开其“员工第一”的文化:基层员工平均月薪9886元(税后),店长月薪超7.8万元;每周二闭店、春节放假5天,甚至为办公室配备30万元级音响。创始人于东来认为:“员工幸福了,才会把幸福传递给顾客。”这种逻辑下,胖东来人效达永辉3倍,服务成为核心竞争力。

启示:用户运营的根基在组织内部。胖东来用“高薪+高福利”打破“内卷”,让员工从“执行者”变为“主人翁”;而永辉若只学其形、未改其魂,调改终将流于表面。


结语:用户运营的本质是“不运营”

永辉与胖东来的对比,揭示了用户运营的终极真相——最好的运营,是让用户感觉不到被运营。胖东来的成功并非因技巧高超,而是因其将“真诚”刻入商业基因:价格透明、服务极致、危机中敢担责、员工管理中见人性。

反观永辉,“反向抹零”事件暴露了其转型的割裂:一边高喊“学习胖东来”,一边在细节上算计用户。这种矛盾印证了于东来的话:“真诚是自己发自内心的追求,别人真诚与否与你是没有关联的。”

未来,用户运营的战场必将更残酷。但万变不离其宗——唯有将用户视为“人”而非“流量”,用细节积累信任,用真诚换取口碑,才能在这场战争中存活。否则,再多的“调改”,也不过是另一场“反向抹零”的轮回。

东孚印象(郑州)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,是一家以多元化服务业务为主的大型服务性企业,主要服务于各企业及商家,专业提供腾讯广告会议会展企业管理咨询、培训,市场营销策划,广告设计、制作及发布,会议会展,网络推广营销、书法定制等多领域的综合服务。

东孚印象(郑州)文化传播有限公司

上一篇: 下一篇:

相关推荐


1
您有新消息,点击联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