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‘割韭菜’到‘铁杆粉’:用户运营如何用情绪价值破局?
44一、用户运营的底层逻辑:从“流量收割”到“人心经营” 曾几何时,用户运营的KPI是冰冷的数字:拉新量、转化率、GMV。但2025年的今天,用户早已对“套路免疫”——他们厌倦了弹窗广告的轰炸,看穿了满减券的套路,甚...
查看全文2025年3月15日,央视曝光劣质卫生巾后,雷军的微博评论区被“求小米生产卫生巾”的留言刷屏。这不是第一次——从卫生巾缩水到纸尿裤安全隐患,网友仿佛把雷军当成了“人形许愿池”,甚至调侃:“雷总,连保时捷都致敬了,卫生巾还远吗?”
这种荒诞现象背后,是用户对小米的极致信任。当传统品牌频频翻车时,小米的“性价比+品质”人设成了用户的救命稻草。雷军曾坦言:“用户遇到问题会先骂你,而不是找客服。”这种“骂声”本质是一种情感绑定——用户相信小米有能力解决问题,甚至跨界拯救他们的生活痛点。
小米的信任资产从何而来?
建议:
用户许愿本质是“信任溢出”,小米需谨慎对待跨界诉求。生产卫生巾虽能短期收割流量,但若品控失误,可能反噬核心业务。更聪明的做法是:将用户诉求转化为生态链投资方向,例如扶持专业厂商并贴上“小米优选”标签,既满足需求,又分散风险。
雷军曾说:“互联网思维就是群众路线。” 小米的用户运营史,堪称一部“去神化”的民主实验:
1.0时代:论坛式众包(2011-2014)
2.0时代:利益共同体(2015-2018)
3.0时代:数字共和国(2019至今)
底层逻辑:
传统企业将用户视为数据点,小米将其转化为“情感+利益”双绑定的合伙人。这种模式的高明之处在于:用参与感稀释商业交易的冰冷感,让用户觉得“小米荣辱与我有关”。
建议:
中小企业可借鉴“轻量级参与感”:
2025年两会上,雷军因提案“优化新能源车牌设计”登上热搜。网友笑称:“雷总连车牌颜值都管,真是操碎了心。” 这种“居委会大妈式”的亲民形象,正是雷军IP的终极形态。
人设进化史:
运营心法:
风险预警:
个人IP是把双刃剑。SU7致死事故中,雷军因未第一时间回应,导致“流量反噬”,小米股价单日暴跌5%。过度绑定个人形象,可能让企业沦为“雷军有限公司”。
建议:
网友喊话小米造卫生巾,与雷军高调致敬保时捷,看似风马牛不相及,实则共同指向小米的信任扩张策略:
矛盾点:
若小米真推出卫生巾,可能面临“品牌稀释”风险——高端汽车用户是否愿意接受一个同时卖卫生巾的科技品牌?
破局思路:
小米科技园的电子屏上,滚动着全球用户的实时建议。某条留言写道:“雷总,小米是不是该改名叫‘数字居委会’了?” 这看似玩笑,却揭示了小米成功的本质:用参与感消解商业的功利性,用IP人格化填补科技的冰冷感。
未来的商业战争中,谁能把用户变成“共同写故事的人”,谁就能在算法支配的时代,找到最温暖的护城河。
东孚印象(郑州)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,是一家以多元化服务业务为主的大型服务性企业,主要服务于各企业及商家,专业提供腾讯广告、会议会展、企业管理咨询、培训,市场营销策划,广告设计、制作及发布,会议会展,网络推广营销、书法定制等多领域的综合服务。
一、用户运营的底层逻辑:从“流量收割”到“人心经营” 曾几何时,用户运营的KPI是冰冷的数字:拉新量、转化率、GMV。但2025年的今天,用户早已对“套路免疫”——他们厌倦了弹窗广告的轰炸,看穿了满减券的套路,甚...
查看全文一位电商运营总监深夜盯着竞品的促销页面,反复对比价格、活动规则,甚至研究对手的广告文案配色。他以为自己正在“知己知彼”,却不知道后台数据中,客户购物车的商品停留时间正在缩短,收藏夹的点击率连续三周下...
查看全文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在《乌合之众》中指出,群体中的个体容易丧失理性,被情绪裹挟。这一现象在互联网社群中尤为明显:当用户被随意汇聚,社群往往蜕变为广告横飞、话题错杂的‘信息沼泽’。 很多品牌在初始做...
查看全文2025年4月,当小米汽车SU7 Ultra以3680台预售秒罄刷新行业纪录时,人们发现这个科技巨头最可怕的不是参数,而是其用户运营体系已进化成"数字共和国"。从MIUI论坛的工程师客服到用户主导的产品定价,从"橙色星期...
查看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