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运营:5个作死行为,分分钟让顾客给你开“追悼会”!

很多企业在用户运营的过程中,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,都可能犯下致命错误。

这些错误,轻则让顾客心生不满,重则直接导致品牌信誉崩塌,最终让企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。

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常见的用户运营误区,看看你是否也曾踩过这些雷区,避免重蹈覆辙。

把用户当ATM取款机

开屏广告玩”摇一摇就跳转”、会员专属广告:”付费看广告,尊享去广告”、好评返现卡:”亲,5块钱买你良心”……这些套路犹如饮鸩止渴,迫使用户变身“兼职产品经理”,最终只能以脚投票,纷纷离去。

这种短视行为,无异于饮鸩止渴。用户不是提款机,而是品牌的生命线。忽视用户体验,终将被市场抛弃。”

那么如何规避这类行为呢?

其实也很简单,企业可以设置广告防沉迷系统,比如用户每日主动点击超过3次,自动触发”老板求你少看广告”彩蛋;还可以设立相关的反向会员体系,如连续包月用户可解锁”禁止算法推荐”特权;甚至还可以效率胖东来进行真诚暴击,如把”毛利率100%以下”直接标在商品详情页。

如此举措,既能彰显企业的诚意,又能提升用户的好感度,真正将用户视为携手同行的伙伴,而非待宰的羔羊。细节之处见真章。

把客服训练成AI

很多在线上购物的用户,都会遭遇客服机械回复,仿佛与机器人对话。一句“亲,理解您的困扰”虽屡见不鲜,却往往未能带来实质性的解决方案。这种“伪AI”服务,让用户深感被敷衍,信任度骤降。

用户:商品破损了

客服:亲亲我们发货前都检查过哦

用户:有图有真相!

客服:亲亲建议您重启手机试试呢

2023年中国消费者协会报告显示,47.6%的流失用户因”客服像人工智障”而离开。

品牌在处理这类问题时,亟需赋予客服必要的权力。

比如权力升级最高可当场免单200元,无需请示;或者给客户提供相关的情绪价值KPI每月需收到5封”客服小姐姐治愈我”表扬信;再或进行老板轮岗制CEO每月接客8小时,体验被自己制定的规则逼疯的滋味。

如此一来,客服才能真正成为连接品牌与用户的桥梁,而非冷漠的屏障。

让用户玩破解版俄罗斯方块

很多品牌在拉新的过程中,都会设计一些堪比智障的行为。比如分享3个群才能解锁基础功能、每日签到藏在”我的-设置-关于我们-版本更新”第4层、关闭自动续费比高考数学压轴题还难。然而,这些举措往往适得其反,令用户倍感戏弄,从而大幅降低了其对品牌的忠诚度。

我曾参加过一个某健身APP的月度挑战,后来因为一些原因,需要中途退出,但是运营方竟然告诉我“退出挑战需医院开伤病证明”,这种行为不仅荒谬可笑,更凸显了对用户权益的漠视。

若运营人员或产品经理能稍具同理心,设计出如一键暂停或灵活退赛等简便机制,将极大提升用户体验。同理心是构建信任的基石,只有站在用户角度思考,才能真正赢得他们的心。

好的运营一定要有技巧,特别是参与性的活动,品牌在设立的时候比如指定一个规则,任何需要超过3步的操作自动标红预警。

把老用户当备胎

喜新不厌旧本应该是品牌最应坚守的原则,但是现实来看,真的是“牛夫人”的待遇。新用户享受各种优惠,老用户却被忽视,这种厚此薄彼的做法,只会让老用户心寒。

许多企业采取不公平的市场策略,例如对新用户实行低价促销,而对长期支持的老客户却维持原价,这种行为引发了消费者的不满。正如大数据“杀熟”现象所揭示的,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老客户的权益,也背离了公平交易的原则。

在关注老客户的策略上,品牌可以做的事情其实是很多的:

设立“老友日”,每月特定一天老用户享受专属折扣;

推出“忠诚积分计划”:积分可兑换限量礼品;

建立VIP用户俱乐部”:提供专属客服和优先体验新产品的机会;

开发时光机权益:用户每留存1年,解锁1项神秘特权

设置前任关怀基金:针对流失用户,发放好久不见专属礼包

老客荣耀系统:借鉴QQ秀模式,为十年资深用户加冕虚拟皇冠,彰显其尊贵身份,满足人们内心深处对荣誉与认可的渴望。

把隐私当厕纸

在这个客户隐私不断得到重视和保护的时代,有些品牌却依然我行我素,视用户隐私如无物。随意收集个人信息,甚至滥用数据推送广告,这种行为不仅违法,更让用户感到被侵犯。

客户周一搜”离婚律师”,周三收到墓地促销短信;又或者周四浏览”健身器材”,周五便收到减肥药广告。如此滥用隐私,只会让用户心生反感,信任荡然无存。

那么如何复活呢?

品牌可以效仿手机操作系统,设置隐私权限选项,让用户自主选择信息共享范围。

如:打造隐私许愿池,用户可随心调控大数据的”倾听”深度;部署极致防护网,敏感信息浮现时,即刻启动”无视”机制;透明化生存,像闲鱼把”根据你搜索XXX推荐”直接标在商品下方,甚至还可以开发“隐私保险箱”,用户可锁定敏感数据,品牌仅在有明确授权时访问。

通过这些措施,品牌不仅能有效保护用户隐私,还能提升用户信任度,构建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。

结语

最好的用户关系,是让对方带着”复合幻想”离开。就像网易云音乐年度歌单,麦当劳”最后一份薯条”提醒,星巴克”星星即将过期”推送——这些心机操作让用户就算卸载,也会在某个深夜突然想起你的好。

毕竟,当下用户的耐心犹如泡沫般易碎,甚于渣男轻许的诺言。一旦发现用户步入”静默边缘”(闲置未启),务必迅速执行”挽回行动”方案。毕竟在这个数字化时代,用户给你的最后一次机会,可能藏在应用商店的”已卸载”列表里。(完)

【好文推荐】

1、用户运营:茑屋书店,如何用生活方式“绑架”7000万死忠粉?

2、用户运营:瑞幸的私域,就是把“占便宜”变成一门科学!

3、用户运营:百果园,2.5万社群如何用“报恩价”撬动8000万会员增长?

4、用户运营:8300万会员的亚朵酒店,如何用“枕头”撬动第二增长曲线?

5、用户运营:肯德基豪揽3.95亿会员,背后隐藏着哪些精心设计的策略?

江刀鱼
上一篇: 下一篇:

相关推荐


1
您有新消息,点击联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