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运营:瑞幸社群的5种玩法才是高增长密码!

瑞幸咖啡目前的私域社群数量官方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发布,但根据其单店一个群的模式,保守估计,其目前社群数量预估是突破了20000个,覆盖人数应该也至少是突破200万消费者。

但与此同时,我们也发现同样是发优惠券、拉群,瑞幸的社群打开率应该是比较高的水平,而退群率也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。对于做社群,很多企业都试图模仿瑞幸,却难以复制其成功。毕竟,看似“简单”的运营策略背后,隐藏着深刻的底层逻辑。

那么我们就从战略定位、用户分层、运营策略、高频触达、数据驱动5个维度,拆解瑞幸社群的“成功密码”,希望对大家做社群有所帮助。

战略定位:把社群当作“精准狙击手”,而非“广告轰炸机” 

瑞幸社群的本质是用户需求的即时响应器,而非促销信息的堆砌场。瑞幸的流量获取并非依赖高额广告投放,而是通过“门店+裂变+线上触点”的三维矩阵,将用户自然沉淀到私域中,形成规模化的低成本获客。 

(1)全渠道引流:用“钩子”代替“强拉”  

瑞幸的9000多个社群中,60%用户来自线下门店的“钩子设计”:杯套二维码标注“扫码立减XX元”,降低用户决策成本;收银台话术“进群领免费升杯券”,转化率明显高于其他的企业。

瑞幸门店数量超1万家,这种“近场引流”策略,将线下消费场景与线上私域无缝衔接,用户只需扫码即可完成从“路人”到“社群用户”的转化。

这种“消费即入群”的模式,让用户自然沉淀为私域资产,而非被动拉入群后迅速屏蔽。 

(2)利益点设计:把“占便宜”变成科学 

瑞幸深谙“用户要的不是便宜,而是占便宜的感觉”:新人入群必得3.8折券,有效期仅3天,制造紧迫感;每日分时段推送专属券(如上午8点推早餐套餐券),匹配用户作息。 

这种设计让用户产生“不进群就亏钱”的心理暗示,社群打开率常年保持在35%以上。

(3)线上生态联动:小程序与公众号的流量池

瑞幸公众号粉丝超3000万,每周推文固定位置嵌入社群入口;小程序和APP首页长期展示“进群领券”入口,形成“所见即所得”的闭环体验。 

用户分层:用“千人千券”破解“众口难调” 

瑞幸的社群看似“无差别轰炸”,实则暗藏精密的分层逻辑。高频低价品类的用户决策链路短,瑞幸舍弃“情感联结”等复杂运营,聚焦“价格刺激”这一核心驱动力,用最短路径实现转化。

(1)LBS分层:让用户和门店“双向奔赴” 

用户扫码入群时,系统自动定位匹配最近门店社群。库存联动:雨天自动推荐热饮,晴天主推冰咖;闲时促销:下午3点推送“买一送一券”清理库存。 

这种设计让用户感觉“优惠为我定制”,核销率提升至40%。 

(2)消费行为分层:从“广撒网”到“精准狙击” 

根据用户历史消费数据动态调整策略:高频用户推送“咖啡钱包”套餐(如29元购5张8折券);低频用户触发“唤醒机制”(连续3天未消费送5折券)。 

数据显示,分层后用户月均消费频次提升30%。 

运营策略:极致简单,直击用户核心需求 

与许多企业追求“花式互动”不同,瑞幸的社群运营堪称“朴实无华”:

(1)核心功能单一化:发券!发券!还是发券!

社群内几乎无互动,每日定时推送优惠信息,内容统一由总部群发。例如,早餐时段推“9.9元咖啡券”,下午茶时段推“满减套餐”,周五晚停止推送(避免打扰用户聚会)。这种“广告群”模式看似粗暴,却精准匹配用户需求——消费者进群的核心动机就是“薅羊毛”。

(2)时间颗粒度精细化:贴合用户作息

瑞幸的推送时间严格遵循白领作息:8:30早餐、11:00午餐前提醒、14:00下午茶等,确保优惠信息在用户决策高峰期触达 。通过数据反馈不断优化推送时段,例如将早餐提醒从8:30提前到8:00,进一步提升打开率。 

(3)轻运营+自动化:降本增效的必然选择

面对近万个社群的庞大体量,瑞幸采用机器人统一管理,避免人力成本过高。首席福利官“Lucky”仅作为拉新工具,不提供互动服务,用户问题直接转接客服电话。 

对于高频低价品类的用户决策链路短,瑞幸舍弃“情感联结”等复杂运营,聚焦“价格刺激”这一核心驱动力,用最短路径实现转化。

高频触达:用“节奏感”化解“信息疲劳” 

瑞幸社群日均推送4-6条消息,但用户屏蔽率极低,关键在于内容节奏设计。 

(1)时间轴管理:培养用户“生物钟”

早8点“早安咖啡券”配早餐套餐;午间12点“15元立减券”刺激下单;晚8点“睡前牛奶套餐”挖掘夜间场景,这种规律性推送会让用户形成“定时查看”习惯。 

(2)内容组合拳:促销+轻互动+品牌渗透  

促销信息占比60%(如限时秒杀券);轻互动内容占比30%(如“咖啡冷知识”问答);品牌故事占比10%(如溯源云南咖啡豆)。三者比例严格控制,避免用户产生“广告群”认知。

数据驱动:藏在优惠券背后的“隐形引擎” 

瑞幸的社群运营看似简单,实则由一套精密的数据系统支撑。 

(1)数据驱动的用户洞察

瑞幸要求所有订单必须通过APP或小程序完成,从而积累颗粒度极细的用户数据(如消费频次、口味偏好、地理位置)。基于此,总部可制定精准的“人货场”匹配策略,例如根据天气推送冷饮优惠。 

(2)中心化运营体系

社群内容由总部统一策划、自动化群发,门店只需引导用户进群,无需参与运营。这种“中央厨房”模式,既保证内容一致性,又降低管理复杂度。 

(3)数字化工具投入

瑞幸每年投入上亿元搭建客户数据平台,整合供应链、用户行为、营销活动等多维度数据,实现自动化发券、效果追踪、策略迭代的闭环。

瑞幸的互联网基因使其在数字化基建上具备先天优势,而传统企业若想复制,需在数据治理和工具投入上付出巨大成本。

结语

瑞幸的成功离不开三大前提:规模化门店网络、高频低价的产品特性、原生数字化能力。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,直接照搬策略可能收效甚微,但从私域的角度,瑞幸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运营思路。

A、战略层面:私域不是“附加题”,而是“必答题”——瑞幸将社群定位为与APP、门店并列的第三大渠道,投入占比超20%; 

B、执行层面:精细化运营的核心是“把复杂留给系统,把简单留给用户”——90%的运营动作用自动化工具完成; 

C、认知层面:用户要的不是“最低价”,而是“专属感”——通过LBS、消费行为分层制造个性化体验。  

对于中小品牌,无需照搬瑞幸的“9000群规模”,但可借鉴其底层逻辑:单店社群试点:从“最近3公里用户”做起,用闲时促销激活存量;轻量数据工具:企业微信标签功能实现基础分层;内容节奏设计:固定每日3个推送时段,培养用户习惯。  

私域的本质是“用确定性的服务对抗不确定的市场”。瑞幸用一杯咖啡证明:只要设计好用户获益路径,再小的触点也能引爆增长。(完)  

【好文推荐】

1、用户运营,如何让品牌成为用户手机里的“钉子户”?

2、用户运营,好产品是“1”,运营是后面的“0”!

3、用户运营:众安在线,全域不是战略选择而是生存基因!

4、用户运营:招行,90%的客户接触点在私域!

5、用户运营:海底捞的社群,竟然可以提供下水道疏通了!

江刀鱼
上一篇: 下一篇:

相关推荐


1
您有新消息,点击联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