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仅退款”退潮!1688打响第一枪,平台为何突然“倒戈”保护商家?

一、政策风向突变:“仅退款”为何从“宠儿”变“弃子”?

2025年3月17日,阿里巴巴旗下1688高调宣布全面取消“仅退款”,这一动作迅速引发行业地震。过去两年,“仅退款”曾是拼多多、淘宝等平台拉拢消费者的“杀手锏”,如今却集体转向,背后逻辑耐人寻味。

1. “仅退款”的野蛮生长史
早期的“仅退款”政策诞生于电商平台争夺用户的流量战争。消费者无需退货即可获得退款,看似是“消费者友好”,实则是平台通过牺牲商家利益换取用户增长。某渔具商家曾透露,其店铺中近半数“仅退款”订单来自平台主动介入询问消费者是否需要退款,甚至出现“薅羊毛党”批量注册账号恶意索赔。

2. 平台的反噬:劣币驱逐良币
当“仅退款”成为常态,优质商家因成本激增选择逃离,而劣质商家则通过低价劣质商品+高退款率维持利润,形成恶性循环。1688在2024年8月就曾公开表示,低价竞争和“仅退款”压力让中小工厂型商家不堪重负。

3. 信用体系的崛起:从“流量为王”到“信任经济”
1688此次政策调整的核心,是以用户信用等级判定是否补贴纠纷,平台首次将“信用数据”作为资源分配的核心指标。例如,对历史交易记录良好、投诉率低的买家,平台直接出资补贴;而对恶意用户则关闭权限、加强风控。这标志着电商竞争从“拼流量”转向“拼信用生态”。


二、趋势洞察:电商运营的三大新法则

法则1:信用即资产,数据即护城河
未来的电商运营中,信用评分将比流量更重要。淘宝对综合体验分≥4.8分的商家取消平台主动介入“仅退款”,拼多多允许优质商家36小时内驳回退款申请,这些规则都在释放信号:高信用商家将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和政策倾斜

运营建议:

  • 深耕店铺评分:优化物流时效、商品描述准确性、客服响应速度,冲刺4.8分以上“黄金线”。
  • 建立用户信用档案:通过CRM系统追踪买家历史行为,对高退款率用户设置交易限制。

法则2:从“平台兜底”到“风险共担”
1688新规中,15元以下小额订单的退款成本由平台通过金融手段兜底,而高客单价纠纷则由买卖双方自主协商。这种分级策略既降低商家经营压力,又迫使消费者对高价商品更谨慎决策。

运营建议:

  • 拆分SKU价格带:将主力产品定价控制在平台补贴范围内(如15元以下),降低退款成本。
  • 保险工具应用:与平台合作接入退货险、质量险,将风险转移至第三方。

法则3:售后自主权=利润保卫战
政策松绑后,商家可自主处理非质量问题的退款申请。这意味着,运营团队需要从“被动应对”转向“主动设计售后规则”。例如,可设置“签收48小时内提交证据方可退款”“部分退款替代全额退款”等策略。

运营建议:

  • 制定差异化售后政策:根据商品类目定制规则(如生鲜类限时退款,数码类支持检测后退款)。
  • 培训“谈判型客服”:赋予客服一定权限,通过赠送优惠券、补发赠品等方式减少全额退款。

三、未来战场:B端电商的“信任基建”竞赛

1688作为B2B平台,此次调整更凸显其对供应链上游的野心——通过信用机制筛选优质买家,巩固“源头厂货”定位7。这一逻辑对中小电商的启示在于:

1. 垂直化信用场景
服装类目可引入“尺寸不合退款率”指标,食品类目可监控“保质期投诉率”,让信用评估更贴合行业特性。

2. 技术驱动的风控升级
例如,AI图像识别系统自动判断商品破损责任(是物流损坏还是买家人为),区块链技术记录商品流转全链路,减少纠纷举证成本。

3. 金融工具赋能
借鉴1688“平台补贴+保险兜底”模式,商家可联合金融机构推出“信用分期退款”,将一次性现金流压力转化为分期债务。


四、结语:活下去的终极答案

当“仅退款”红利消退,电商运营的真正命题浮出水面:如何用信用杠杆撬动可持续增长。无论是1688的“平台补贴+信用筛选”,还是拼多多的“36小时商家自卫权”,本质都在重构“平台-商家-消费者”三角关系的平衡。

对商家而言,这既是挑战,更是机遇——那些早早布局信用管理、深耕用户体验的玩家,将在新一轮洗牌中成为规则的制定者,而非被动适应的牺牲品。

东孚印象(郑州)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,是一家以多元化服务业务为主的大型服务性企业,主要服务于各企业及商家,专业提供腾讯广告会议会展企业管理咨询、培训,市场营销策划,广告设计、制作及发布,会议会展,网络推广营销、书法定制等多领域的综合服务。

东孚印象(郑州)文化传播有限公司

上一篇: 下一篇:

相关推荐

  • 用户运营,要学会春日播种,秋日收获!

    16

    清晨五点,天边刚泛起鱼肚白,村里的张老汉已经扛着锄头走向自家田地。他弯腰抓起一把湿润的泥土,仔细捻开土块观察墒情,这个动作重复了整整四十年。隔壁新来的大学生村官小王忍不住问:"张叔,您怎么知道哪块...

    查看全文
  • 用户运营,绝不能是弱肉强食的“销售思维”!

    81

    最近在和一个做企服的朋友交流,年纪轻轻,拥有一个80多人的团队,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敏锐的洞察力,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。然而,她却苦恼于如何在用户运营上取得突破。 自己也一直不停地在...

    查看全文
  • 用户运营,别把恋爱谈成一夜情!

    81

    在和一家母婴零售行业的老板交流时,他给我描绘过他们运营用户过程中这样的一个难题: 用户运营团队刚完成一场声势浩大的拉新活动,用户量像坐火箭般蹿升,可不到72小时,用户流失率就超过了80%。"现在的用户...

    查看全文

1
您有新消息,点击联系!